“百宝箱”,助动艺术灵感的生成
——&苍产蝉辫;一堂请柬制作课的教学和反思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陆惠芳
摘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实验教科书,突出了“美术、人文、科技”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但由于受学校条件、地域特点、学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例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紧缺现象。农村中学目前还没有条件建立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并供师生使用,但如果缺乏必须的美术资源,美术教学就成了“无水之渠”、“ 无米之炊”。因地制宜建立美术资源库,巧用各类资源,将使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农村教学 美术资源库 因地制宜 收集与利用
一、背景分析
在十多年的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四种情形往往使我“焦头烂额”,甚至对美术教学失去信心:
1、美术表现创作中,许多学生往往因缺乏素材,要么临摹教材中的作品,要么糊乱一画交差,要么以“不知道该怎么画”、“想不到画什么”为由不交作业。
2、初中各年级的教材中,特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有较多的教学内容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制作材料,每当这时,学生们就会束手无策,面露难色,以“没有制作材料”为由不交或交些制作粗陋的作品。
3、时常有美术教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了,经常不交美术作业,美术教育真是失败啊!”
4、课间,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吃零食,垃圾桶里丢满了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他们非常大方地购买零食或玩具,却舍不得购置必备的美术创作工具,甚至连5角一支的2叠铅笔也舍不得买。
面对这些问题,我一开始总是埋怨、批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习惯差、审美观缺失、懒惰思想重。但细嚼美术课程标准,分析种种情况,本人认为:学生平时美术素材积累不丰富,上课时犹如“无米之炊”,因此,美术教学资源的缺乏才是以上失败教学最主要的“罪魁祸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结合本人平时有收集各类物品的爱好(这些物品种类较多,包罗万象,例各类纸盒、纸板、瓶子、泡沫板、包装纸、植物花叶……),经常在学生面前“晒宝”,并“炫耀”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艺术品,学生们逐步认识到,生活中随处丢弃的物品或垃圾,经过巧妙的加工或组合,原来可以变得这么有欣赏价值或实用价值。见时机已成熟,我提出了建立美术“百宝箱”的口号,要求每个学生注重观察并收集日常生活中一切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特别是废旧品),以此解决因材料缺乏而完不成美术教学任务的困惑。以下就以《请柬制作》一课为例,探讨资源收集和利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一)围绕学习目标,布置课前准备工作。
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并落实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以七年级美术《请柬
制作》为例,设计了以下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工作:
(1)寻找和收集各种请柬,可以是实物或图片(包括电子类图片)。
(2)查找资料,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重点了解艺术活动请柬的特点。
(3)了解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制作技巧。
(4)阅读并熟悉学校团委下发给班级的开展校园艺术节和英语口语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以上两项活动构思并设计请柬。
(5)准备请柬制作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和制作工具,如彩纸、彩笔、各类小贴物、剪刀、双面胶、胶水等。
2、教师准备工作:
具有代表性的请柬实物和图片、请柬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二)评价课前准备情况并导入新课。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请柬图片资料的收集、请柬的制作工具、制作材料等。
学生谈课前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评价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提出参考性建议(略)。
导入语(略)。
课题导入《请柬制作》。
(叁)课堂互动探究
活动一:认识请柬
师:有个同学想举办一个生日派对,想用一个礼貌周到的方法来通知他的好朋友,请大家帮他想想办法,怎样通知和邀请他的朋友?
生:直接联系、电话告知、请柬、写信……(相互补充回答)
师小结:用送请柬的方法显得礼貌而又郑重,能让你的朋友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教师展示五张不同的请柬,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请柬,那生活中的什么场合需要用到请柬?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略)
师:既然大家都熟悉请柬,课前也准备了一些请柬,那请柬应具备哪些要素呢?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请柬,进行比较与分析。
生:有“请柬”两字、邀请人姓名、被邀请人姓名、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学生补充回答)
师小结:请柬上的邀请方、被邀请人、时间、地点等信息应书写正确和完整。
活动二:欣赏作品,了解请柬特点。
教师投影展示请柬范作:音乐会请柬;动物园特色活动请柬;商务部门请柬;婚宴请柬。
师:这四张请柬在设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活泼,有的严肃,有的艺术感强……
师归纳:音乐会请柬主题突出;动物园的请柬设计活泼有趣,体现了动物的可爱;商务部门的请柬简洁明了、庄重大方;婚宴请柬突出喜庆欢快的气氛。
师:这些请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相互讨论、分析并回答。
师小结:请柬的形式与内容、装饰和风格都要和谐统一。
活动叁:请柬形式及制作方法。
师:请柬形式多样,那请柬应该怎样制作呢?
学生分析讨论请柬的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如“剪、折、刻、画”等。
师:请柬形式多样,还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生:平面的、折迭的、有长方形、圆形、心形……
师补充:还有立体型、单页、复页和不规则形
师小结:请柬形式丰富,但设计制作时应注意内容与形式一致,视觉效果要庄重、大方、美观,文字传递信息要准确完整。
活动四:学生设计制作请柬
1、内容:为校园艺术节或英语口语竞赛的举办设计制作请柬,邀请老师和同学参加活动。
2、要求:
设计要求:主题明确;文字、图形组合合理;颜色不限;能体现学校特色。
制作要求:材质不限,可用不同颜色的纸制作并可利用其他材料拼贴(布、干花、彩色纸、线等);可直接绘制并着色,也可利用电脑技术设计制作。
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课前准备的制作材料,设计制作请柬,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五:作品评价及课堂小结
作品评价:
1、自我评价:说明创意内容、构成特点及其它观点等。
2、同学互评:通过对全班作品的整体观看,同学相互评论,找出作品的优缺点,并能主动分析或修改自已制作的请柬。
3、老师总评。
教师课堂总结(略)
(五)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尝试为家长单位或社区活动设计制作请柬。
叁、教学反思
本堂课气氛热烈,学生创作欲望强,制作的请柬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探究课堂成功的原因,我认为课前学生请柬制作材料、相关知识收集丰富才是助动学生艺术灵感生成最主要的原因,否则,如果学生缺乏必备的相关知识、制作材料和工具,课堂将会黯然失色。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进行美术教学”,由此可见,美术教学资源是一个宏观的,同样又是微观的,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们有的是以具体形态客观存在的,有的是无形的,具有隐蔽性(潜在性),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因地制宜、巧妙合理,科学挖掘这些每天伴随我们的“宝藏”,建立“百宝箱”,让它们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百宝箱”的建立与利用,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它基本解决了本文开头所例举的一系列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美术“百宝箱”建立方面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百宝箱”资源要多元化:艺术是集各种创作媒介及各种创作表现形式的综合体,是集各种资源于一体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美术“百宝箱”的多元化性质。老师应帮助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资源的收集,如生活中各类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材料或物品;各类图片资料,可以书籍、包装、报纸等形式存在,也可以具体的实物形态而单独存在;各类乡土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各种与美术有关的书籍;自己的美术类习作;各类电子类美术信息资源等。
2、“百宝箱”资源要勤翻巧用:收集的价值在于欣赏和利用,“百宝箱”的主阵地是课堂,巧妙利用这些资源,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拓展以现有的教材为依托的具体的教学活动。经常提醒学生翻翻自己“百宝箱”里的“宝贝”,并运用到具体的美术创作活动中,“百宝箱”的价值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会在一次次的资源整合利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