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教研组教学论坛报道
2013年6月3日音美教研组全体教师聚集在叁楼会议室,进行了主题为“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的教学论坛。本次论坛是根据学校期初工作安排要求,按照学校的“构建和谐课堂”进行的系列活动之一。
音乐教师戈玉燕首先发言,她阐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空自由,才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音乐教师戈玉燕首先发言,她阐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空自由,才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美术教师蒋敏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讲述了在美术课堂中留多少“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心理学家通过反复测试分析后发现:画面空白在叁分之一或叁分之二大小刚刚好,超过这个限度就显得苍白了无力了。我想美术课堂“留白”也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和需要“留白”。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留白”的时间、空间,民间剪纸,电脑美术课能留大面积的白,而在传统艺术的欣赏课中则可“留白”少些,当然,这中间的度还是教师把握。
青年教师周水易认为,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也就不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会体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原则。
陆惠芳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生动的讲述了对“留白”艺术的一些观点,引起其他教师共鸣。
陶瑛老师认为:我们的课堂需要“留白”。课堂带给学生的除了知识外,还应该有思维、能力、情感和品质。学生也应该有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研究的时间。在教学中,只有给学生留白,才能积极的营造情感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才能使课堂更有反思的韵味。
陆惠芳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生动的讲述了对“留白”艺术的一些观点,引起其他教师共鸣。
陶瑛老师认为:我们的课堂需要“留白”。课堂带给学生的除了知识外,还应该有思维、能力、情感和品质。学生也应该有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研究的时间。在教学中,只有给学生留白,才能积极的营造情感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才能使课堂更有反思的韵味。
最后,尹建文副校长作了总结:本次论坛,发言教师进行了精心准备,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交流了对课堂留白艺术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对深入开展教学校本研修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留白艺术,能有效激活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学富有成效,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常言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通过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片鱼跃的海洋、鸟飞的天空。